「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希伯來書10:25
內在與外在一定是並行的。正如每個人除了有外在可見的肉身生命之外,裡面都伴隨著一個隱藏的、心靈的內在生命;基督的教會也是如此,教會所有的肢體都是屬於同一個身子,正如外在的肢體動作控制顯明了身子內部的協調一致,同樣的,透過聚會才能看出真正的合一。聖徒的聚會既是基於神的命令,也是出於事物的本質,因為所有進入至聖所來面對神的人,都必須轉身過來面對神的百姓。舊約時的「會幕」[1]原意就是「相會」之帳幕,因為人在那裡與神相會[2]。正如我們需要與神相會,我們也同樣需要與我們的天路同伴相會。希伯來書作者所面對的光景是那時有些希伯來信徒已經習慣性地不再參加聚會,這正是屬靈退步的危險症狀之一。所以作者提醒他們除了持守信心[3]的個人責任之外,更需要彼此相顧[4]與彼此勸勉。不論是對於信、望、愛的實際活出來與增進──這是前一節經文所強調的──還有至聖所內生命的茁壯與成長完全,不論是對於幫助勸勉孱弱的人,對於培養建立與聖靈和道的相通相交,我們的聚集相會都有著不可言喻的價值。所以這勸戒我們一定要聽進去:「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這與我們進入至聖所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若要正確理解這段話的重要性,就不可忽視了它的上下文。這整段經文是在教導什麼是至聖所內的生命。身為前來親近神的人,我們也要進前來靠近我們的天路同伴。與神相會是充滿無限恩福、和平、與大能的;但是與天路同伴相會卻常常是充斥了軟弱、讓人分心之事物、還有挫折失敗,以至讓人覺得還是放棄聚會比較輕省。我們要明白一個真理,就是至聖所內的生命指出了我們的聚會既是責任,同時也是帶著能力的。
首先,關於責任。至聖所是永恆愛的家,愛在其中居住,從裡面而出的愛尋找我,把我帶進去。這永恆的愛迎接我並接納我,澆灌在我心裡[5]的也正是這愛。只有透過捨己的這條路我才能進去,也唯有成為向己死的人[6]我才能夠在至聖所住下,並讓這愛所充滿。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7],愛是給出自己,愛存在的目的是要讓他人有分於自己的喜樂。所以神百姓的聚集相會是蒙愛的,不只是因為有需求可以在聚會中得到滿足,更是因為這是聖徒的相通[8],還有在這樣聚會裡所帶出來的彼此扶持與激勵[9]。
不僅如此,神百姓的聚會更是遵守了「要彼此勸勉」這個吩咐。聚會的功用包含了看顧那些瀕臨失去信心的人,並關心那些對於自己疏失已經不以為意的人。真正的愛會靈敏於新的想法:對於那些已經疏離的人,它會設法形成更小更凝聚的聚集,讓聚會更有吸引力。為了要贏回神的兒女,讓他們藉著聚會能夠蒙福並得救,真正的愛不會覺得有什麼是太過卑微、或是過於困難的,因為真正的聚會是活在神聖所的愛裡,所以願意捨下自己好將他人贏回來認識這樣的愛。
所以在至聖所中的生命不只提供了動機,更是有果效的服事能力來源。沒錯,那些已進入至聖所並真實貼近神的人,他們經歷過了與神相交的大能之後,他們的禱告和言語會帶著能力來服事基督徒的同伴。至聖所是每天敬拜的地方,也是每日分別為聖和代禱之處,在聚會中只要有一小群這樣的人,他們所帶著的能力可以讓整個聚集都感受到屬天的神聖同在。當公眾禱告的敬拜是與至聖所中個人的敬拜緊緊相連時,至聖所中的福也就可以臨到那些從未經歷過的人身上。神何等樂意賜福給那些蒙他救贖之人的團契,所以要將更完全經歷他的愛與同在作為聖徒聚會的冠冕,遠超過個別單獨來親近神所能得到的。「弟兄們,我們既…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就當…來到神面前,…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倒要彼此勸勉」。
「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希伯來書的作者在此無疑地是指那即將到來審判耶路撒冷的日子[10]。我們雖不清楚當時這個預言所確實涵蓋的範圍,也無法確定當時如何理解這日和主自己再來的日子之間的關係。但我們知道對於這即將來臨審判之日的懼畏,正是作者在此提出這個呼籲的動機,這樣就足夠了;作者的這個呼籲不只是要來激動那些覺得事不關己的人,更是催逼那些誠心相信的人去勸勉其他的人。基督徒需要被提醒,就是這個世界必定會面對的結局,還有與主再來相關的一切永恆嚴肅實際,然後是這些事實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當我們體會到所剩的時日有限,想到那些滅亡之人的命運何等悲慘,感受到這呼召的急迫性,在在催逼我們這些經歷到救贖之愛的人,當盡所有力量來完成這個託付,就是幫助他人得救。在至聖所中我們既然聽到了警告的聲音,就當趕快出來搶救,免得太遲了。
附註:
1. 希伯來書有一個特質,就是極深入的生活應用。第十章19-25節整段在原文只是一個句子,它從屬靈的天上奧秘開始,然後以再清楚不過的教訓規範我們要如何對待我們的天路同伴作結束。我們追求更深地進入那「成為完全」的真理(第七到第十章),乃是為了一個目的:使我們更能把祝福帶給世人。
2. 在基督與門徒告別時所說的那段話裡面[11],他最迫切強調的一件事就是要他們彼此相愛[12]。他如此愛每一個他所救的人[13],不論是如何孱弱、執拗偏差的,他告訴我們要愛這樣的人[14],因為這是證明我們對他的愛的唯一方式[15];這也是我們真實進入至聖所的證據,就是我們在說話與思想時的謙卑、柔和[16]、與捨己,我們的彼此相顧也在此顯明。
3. 再次細細研讀本書過去十二章(第81-92章)之間的關聯,務要看見這整個段落中各個教導之間的一致性,這是整本希伯來書的核心所在。
[1] 參出埃及記26章。
[2] 參出埃及記29:42-43「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
[3] 希伯來書10:22「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
[4] 希伯來書10:24「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5] 參羅馬書5:5「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6] 參羅馬書6:11「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7] 哥林多前書13:5。
[8] 參哥林多後書6:14「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
[9] 參羅馬書1:11-12「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10] 參馬太福音24:2「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嗎?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11] 約翰福音13:31-17:26。
[12] 參約翰福音13:34;15:12,17。
[13] 參約翰福音13:1「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14] 參帖撒羅尼迦前書5:14「我們又勸弟兄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
[15] 參約翰一書4:12「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
[16] 參馬太福音11:29「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